五个关于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偏见

华强森 麦肯锡公司

当今,西方世界的一种普遍观点是,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埋下了隐患,已然处在崩溃边缘。这是一种”锚定式”偏见,学术机构与智库对于中国的看法受其影响,媒体报道也未能幸免。

 

这样的观点认为,中国经济似乎与其他国家迥乎不同——并未遵循普遍的经济发展规律,中国人的种种行动轻则不合理,重则有构成犯罪之嫌。

 

毫无疑问,中国经济放缓的确是事实,这对于全球经济有着重要影响。但西方观察人士却齐声宣称,中国的发展与灾难隐患共枕多年,今年股市震荡和人民币对美元贬值等新闻事件也仿佛在应和这一论调。

 

与此同时,也有人提出,中国官员由于担心政治压力,对外界专家关于遏制乱象蔓延的建议充耳不闻,面对批评也总是难以泰然处之。

 

在中国工作生活三十年的经验告诉我,这种片面的观点与现实状况相去甚远。外界对于中国未来前景的怀疑论总是时冷时热,基于此,我将在下文对五种常见的论调提出质疑。


1中国的经济模式不具备持续性

中国崩溃论的基本观点之一是中国其实完全没有打好可持续经济发展的基础。人们认为中国缺少鼓励竞争的环境和充满活力的民营企业体系,而依赖廉价劳动力和高额投资创造的经济价值大部分都已被发掘殆尽。

 

显然,中国仍不具备某些现代市场经济的元素——比如法律体系对知识产权的支持远不如发达国家。正如美国著名中国经济问题专家尼古拉斯·拉迪最近所说,中国的民营经济部门充满活力,总体发展趋势向好。国有企业占行业产出的比例稳步下降,已从1978年的78%降至2011年的26%。民营行业的增加值已经远远超过国有经济,民营企业贷款也在迅速增长。

 

事实上,中国的发展模式与亚洲等地处于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的其他经济体有许多相同之处。中国的一些政策与日本、韩国、台湾地区在同一发展阶段的选择相类似,比如储蓄率较高,从重工业与制造业投资起步,努力引导向快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平衡过渡。日本过去20年间的发展经验表明,投资主导的模式会导致一系列问题。然而采取务实举措干预市场的行为并非落后的表现,也并不意味中国在经济管理过程中完全忽视对于邻国和全球伙伴产生的影响。

 

此外,中国自2013年以来的改革举措正是针对经济结构性变化的直接回应。新的政策目标在于刺激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进军蓬勃发展的新兴市场,允许众多行业向民间资本开放,促进以消费为主导、依托中产阶级收入提升的经济增长。如今中国消费的增长速度持续超过GDP增速,投资者也大举进入从水处理到电子商务的各类行业。在推进这些改革的同时,中国开展了大力反腐,但同时并未进行大规模投资(类似2008年的巨额投资),这也说明了相关改革有多么重要。


2中国经济缺乏创新能力 各地的智库、学者和媒体人士一致认为,中国的创新能力相对薄弱——而创新正是现代经济体的动力源泉。他们还常常宣称中国的教育体制会扼杀创造力。

 

我曾服务于一些热衷与中国创新业者开展合作的跨国企业,这表明中国并不缺少能够保持强大创造力的本土企业。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GI)近期的一份报告介绍了中国多个活跃的创新领域。工艺流程创新帮助许多制造企业提升了竞争优势和增长。在需要适应快速变化的消费需求的行业,创新是企业成功的关键所在,如阿里巴巴(电商)与小米(智能手机)等数字行业的领军企业也因此崛起,成为全球市场上的佼佼者。

 

巨额的研发投资(中国研发投资总额为全球第二)与每年超过100万名理工科大学毕业生,正有力地推动着中国抢占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型创新发展的高地。


3中国的环境破坏已无法挽回 持这一论点的人认为:中国人甘愿忍受肮脏的环境,同时也缺乏治理环境所需的资金实力。对,中国人一开始的确犯了错,但大部分国家在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时都犯过类似错误。

 

现今,中国正大力投资于环境污染治理。中国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规定减少煤炭使用和污染排放,国家划拨大约2770亿美元的资金专门用于治理污染最严重的区域。此外另有多项政策措施旨在减少中国经济对于煤炭的依赖,同时鼓励发展清洁能源。我曾与中国多个城市的领导交谈,发现许多城市都将严格的环保目标纳入总体经济发展规划中。


4中国的快速增长主要依赖效率低下的投资和日益扩张的债务 这是众多怀疑论者的调调——中国经济的根本动力是过度建设,新建道路、桥梁、商品房太多。事实上,正如一位经济学家所指出,这是一种由于未能认识到中国之大而产生的错误认识。以一项统计数据为例:2013年中国经济的水泥消费量是美国在1985至2010年间年均消费量的25倍。这一对比看似惊人,但如果考虑到人均消费量和各国建筑方式的异同,中国的水泥消费量实则与台湾地区及韩国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水平大致相当。

 

中国日益增加的债务引起了人们的警惕。麦肯锡全球研究院近期的一份报告发现,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不仅没有实现去杠杆化,其债务总额反而增至原来的4倍,去年达到28.2万亿美元。近一半的债务与房地产直接或间接相关(地产价格自2008年以来上涨了60%)。为了资助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地方政府同样大量举债。

 

这样的债务规模确实已经接近不合理的水平,但中国政府掌握着充足的财政资源,有能力度过危机。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研究表明,中国的债务总额相当于GDP的55%,明显低于大多数西方国家的水平。近期一项对于中国金融行业的分析表明,即便出现最坏的情况,不良信贷勾销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也仅有相对较少的一部分中国金融机构会遭受严重损失。尽管增长速度会放缓,但整体经济发展不会停滞。

 

最后,西方媒体称,近来中国股市下跌造成了全球市场恐慌,但实际情况并没有如此严重。政府所持股份占中国上市企业总市值的60%,而股市在中国企业的资本市场融资总量中也只占很小的比例。另外,股指下跌40%之前的涨幅已达到了150%。

 

谣言左右着中国股市的波动,人们常会依靠猜测”国家队”的交易动向来决定如何行动。如果说股市波动对实体经济造成了直接影响,也只是一部分股民炒股失利导致消费减少。


5社会不平等与缺乏保障的群体威胁着中国的稳定 就这一条而言,我同意悲观论者,但这并不仅仅是中国应该担心的问题。虽然经济增长惠及绝大多数人,但随着城市财富积累逐渐加速,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也日益扩大。城市各阶层的差距也在不断拉大——富人越来越有钱。

 

城市发展不平衡、缺乏教育和医疗条件并不是中国特有的问题。中国与西方如果就此问题开展交流,或许都能受益匪浅,因为西方经济体也普遍存在类似的趋势。中央政府领导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力图改善收入分配、建设公平且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不过这些政策仍有待地方具体落实,各地的操作方式有很大不同。

 

简而言之,中国经济增长确实已经放缓,但根据我的观察判断,天并没有塌下来。调整与改革是经济体保持稳定、善于应对的表现——在波动期尤其如此。

Jonathan Woetzel (华强森 )为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兼任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GI)亚洲区领导人。

本文最早刊登于《福布斯》杂志网站forbes.com

同时检查

国际投资者要把握投资中国良机

更新于2017年3月13日 0 …